现在的小学生缘何满口网络烂梗

小学生的‌‌‌‌“梗‌‌‌‌”,逐渐成为成年人心中的一根刺。‌‌‌‌“小孩爱说的烂梗越来越多了‌‌‌‌”‌‌‌‌“小学生把拴Q之歌写进作文‌‌‌‌”屡登报道,当‌‌‌‌“10后‌‌‌‌”与网络文化正面相遇,总会引发成年人集体性的忧虑。

1982年,写出《娱乐至死》的尼尔·波兹曼曾在另一本著作《童年的消逝》中意味深长地指出,电视的出现,取消了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界限。在电视文化影响下,儿童正逐步走向成年,知晓原本成年人认为儿童不宜知晓的种种隐秘、矛盾、暴力和悲剧。

而如今,当我们来到了一个互联网无所不包的时代,又应当如何理解网络文化对孩子的渗透,重新架起理解与沟通的桥梁?

‌‌‌‌“坤坤‌‌‌‌”,小学生的‌‌‌‌“顶流‌‌‌‌”

六年级女生杨桃感到很苦恼,自从上四年级以后,身边玩‌‌‌‌“烂梗‌‌‌‌”的同学就越来越多了。刚开始时,他们喜欢模仿‌‌‌‌“电摇‌‌‌‌”,常常弯曲身子,摇头晃脑,发出不明所以的抖动。后来,‌‌‌‌“鸡你太美‌‌‌‌”又开始流行起来,男生们经常把‌‌‌‌“只因‌‌‌‌”挂在嘴边,她明白这个‌‌‌‌“梗‌‌‌‌”背后的负面含义。‌‌‌‌“跟他们交流,我感到愤怒又无奈。‌‌‌‌”

‌‌‌‌“鸡你太美‌‌‌‌”来自于对蔡徐坤参加《偶像练习生》节目片段的恶搞,蔡所表演的歌曲中有一句‌‌‌‌“只因你太美‌‌‌‌”,因为发音相似,‌‌‌‌“只因‌‌‌‌”被恶搞为‌‌‌‌“鸡‌‌‌‌”,并在网络中广为流传。蔡徐坤也被许多玩梗者称为‌‌‌‌“坤坤‌‌‌‌”,然而这一昵称所包含的感情色彩,调侃与嘲讽居多。

‌‌“坤坤‌‌‌‌”也出现在了家长们的视线中。来自南京的六年级小学生家长张适告诉南风窗,儿子无聊时就会蹦出一句‌‌‌‌“鸡你太美‌‌‌‌”。‌‌‌‌“他让我猜这是什么明星,我只能想到萧敬腾在《王妃》里唱‌‌‌‌‘夜太美,尽管再危险’,都不知道这是怎么跟蔡徐坤扯上关系的。‌‌‌‌”

‌‌‌‌“我们家孩子最夸张的时候,所有的话讲完都要加一个‌‌‌‌‘坤’字。家里的猫本来叫‌‌‌‌‘火心’,他非要改名叫‌‌‌‌‘火坤’。‌‌‌‌”深圳的五年级小学生家长杜岚无奈道。

类似于‌‌‌‌“鸡你太美‌‌‌‌”的网梗,出现在小学生的口头禅里,甚至是作文、美术作业、课桌涂鸦上,俨然成为小学生之间的‌‌‌‌“顶流‌‌‌‌”。大人们惊奇地发现,‌‌‌‌“网言网语‌‌‌‌”播撒到小学生这片土壤后,发展得是如此迅猛而茁壮。

曹茉是苏州一所小学的五年级语文老师兼班主任。某天,她在教室里听到‌‌‌‌“你个老6,你个老6‌‌‌‌”,还没反应过来,另一个声音立即反击,‌‌‌‌“你才是个老6呢!‌‌‌‌”她愣了一下,为了弄明白孩子口中的‌‌‌‌“流行语‌‌‌‌”,赶紧上网查了查:原来所谓的‌‌‌‌“老6‌‌‌‌”最初出现在游戏里面,指的是游戏中的自由人,即水平高超,如隐形人一般给人一种出其不意的感觉,后来在现实中变成了‌‌‌‌“喜欢玩阴险手段的人‌‌‌‌”。

‌‌‌‌“班上大概有5到6个孩子,会在作文里用到一些热梗,像‌‌‌‌‘老6’‌‌‌‌‘yyds’等。‌‌‌‌”在深圳某小学担任五年级语文老师的岳亭对南风窗表示。他在课堂上提到李白时,学生们纷纷说,李白是‌‌‌‌“刺客‌‌‌‌”,速度快、攻击强。尽管‌‌‌‌“10后‌‌‌‌”们也会从课本上背诵诗人李白的生平,但在课堂交流场合,他们更愿意用游戏《王者荣耀》中的刺客‌‌‌‌“李白‌‌‌‌”获取表达上的快感。

董宇辉在直播时讲解‌‌‌‌“诗仙‌‌‌‌”李白的人生经历,弹幕却刷起了‌‌‌‌“李白是刺客‌‌‌‌”等游戏话题

‌‌‌‌“不再天真‌‌‌‌”的孩子

在杨桃看来,烂梗让小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再像以往一样纯粹。她觉得玩梗的同龄人有种‌‌‌‌“幼稚的成熟‌‌‌‌”‌‌‌‌“明明是学生,却说着不属于这个年纪的话‌‌‌‌”。

为何当代小学生呈现出一种令人瞩目的‌‌‌‌“早熟‌‌‌‌”?当我们试图寻找罪魁祸首时,过分发达的互联网,常常作为答案浮出水面。

‌‌‌‌“我们的孩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消息灵通,他们知道长辈知道的一切。当儿童有机会接触到从前密藏的成人信息的果实时,他们已经被逐出儿童这个乐园了。‌‌‌‌”

1982年,针对电视文化对儿童童年的‌‌‌‌“侵蚀‌‌‌‌”,尼尔·波兹曼在著作《童年的消逝》中做出了如上断言。如果将电视的语境置换为由短视频和智能手机主宰的时代,这一论断的正确性显得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
为何当儿童与成人说着同样的话语、做出同样的行为时,我们会感到怪异,认为孩子不再成其为孩子?换言之,我们对于儿童的定位,似乎不仅基于他们有限的生理年龄,更基于他们心智上的‌‌‌‌“无知‌‌‌‌”与‌‌‌‌“纯粹‌‌‌‌”。

对此,波兹曼进行了更加直白的揭示:童年是被发明的、社会文化的产物。

追溯历史,在中世纪时,成人与儿童没有泾渭之分。中世纪的孩子生活在与成人相同的社会范围内,只要一个孩子长到7岁,习得了所有的口头语言,具备与人交往的能力,那么他就能够参与所有成人的活动。孩子们几乎是脱离了需要人照料的婴儿期,就立即投身于职业化的学徒等角色中,社会上也没有学校这样专门安置未成年人的机构。

当我们将小学生间的热梗视作一种‌‌‌‌“社交货币‌‌‌‌”时,便很容易理解他们的玩梗行为。正如成年人流行city walk、追捧洞洞鞋,小学生也有一套独属于自己的社交‌‌‌‌“硬通货‌‌‌‌”,并以此构成群体内部的认同。

岳亭观察到,当班里的学生大跳‌‌‌‌“电摇‌‌‌‌”、出口成‌‌‌‌“梗‌‌‌‌”时,他们所在乎的是赢得他人的目光,哪怕目光里并非全然是赞赏。‌‌‌‌“这是一种自我满足感,或者说虚荣心的实现。‌‌‌‌”

‌‌‌‌“我儿子其实并不知道‌‌‌‌‘鸡你太美’的来源。我和他讲了之后,他才知道原来只是唱歌像这四个字,但他还是想模仿,觉得能逗笑同学。所以,(这个梗)有些像是孩子们的社交工具。‌‌‌‌”杜岚说。

谁在‌‌‌‌“定制‌‌‌‌”儿童

在朱文洁上传到B站的公开课视频开头,当小学生听到‌‌‌‌“背带裤‌‌‌‌”就发笑时,她问学生,‌‌‌‌“哪里好笑?‌‌‌‌”此时,弹幕上飘过一片成年观众的评论:‌‌‌‌“对不起可是真的很好笑‌‌‌‌”‌‌‌‌“换我我也忍不住‌‌‌‌”。

同一片海域里‌‌‌‌“冲浪‌‌‌‌”、同一个‌‌‌‌“好笑的梗‌‌‌‌”,为何成人能够免于批判地自由表达,孩子却不行?

或者说,当我们认为‌‌‌‌“网梗侵蚀了儿童的纯真‌‌‌‌”时,我们为何假定儿童本应‌‌‌‌“纯真‌‌‌‌”?

循着波兹曼关于童年的定义,我们可以发现,当成人向儿童保持秘密并逐步揭晓时,二者实际上构成了一种信息等级秩序。在这一秩序下,成人代表着权威与控制,儿童则居于更加被动的位置:他们暂时还没有权利,公开表达成人所接触到的那个粗俗、污秽、残酷的世界。

而这一体系的底层逻辑是,儿童尚不具备足够的自制力。

儿童在生理和社会心理层面尚未成熟、有待发展,是现代童年观的基本前提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学说是让·皮亚杰提出的线性发展理论。在他看来,童年需要经过一步一步的发展,臻至成熟。当儿童通往完满的成人状态,也就完成了思想从简单到复杂、行为从非理性到理性的进化。